找到相关内容44篇,用时38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贯休与唐五代诗人交往诗浅谈

    能诗。 (七)<寄韩团练>(九三三三):这首二十八句的古诗云:“海内外闻名,江西偶相值。虽不诗机,麟龙不解织。谁不心地,兰茞不曾植。多君二俱作,独立千仞壁。”因知其能诗。 (八)<览李秀才卷...名下的A类收的是贯休追怀前辈和赠送时人的一切作品,凡赠诗对象,在《全唐诗》中存有作品的,都标上※号,极易检索。但在方便之余,仍当留意两点:其一,《索引》难免疏误,例如贯休<观李翰林真>二首,《索引》...

    罗宗涛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35645966.html
  • 《俱舍论》〈定品与《瑜伽师地论》〈三摩呬多地之比较

    ──────境 ├非三摩呬多地(卷十三中) ───│ ├心地心地等二地(卷十三中) ──│ 十七地 ───├闻所成地(卷十三...二、所缘之比较 三、无漏圣定断惑之比较 (一)五圣智三摩地 (二)圣五支三摩地 页308 (三)见圣正三摩地 四、检行定 五、禅定认同之...

    释惠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55046189.html
  • 欧阳竟无:瑜伽师地论解题

    摩呬多地五门。抉非三摩呬多地。详明十二能所对治。抉心地。明能所依。及俱依。抉无心地。心不生因。其七种。是为抉择境义。  2 抉行义  次抉行义。抉闻所成地五门。抉思所成地。杂抉五门。正抉则有色无色。...何瑜伽五分  且初五分以叙事者。云何瑜伽五分耶?  三乘根本,十七地,以为宗要,摄文义尽,曰本地分。  释地中,不尽要义,曰抉择分。  释地中,诸经说解仪则,曰释分。  释地中,诸经名义别异,曰异门分...

    欧阳竟无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53847360.html
  • 玄奘大师与唐太宗及其政治理想探微

    答谓:五识相应地,意识相应地,伺地, 无寻唯伺地,无寻无伺地,三摩囗多地,非三摩囗多 地,心地,无心地,闻所成地,思所成地,修所成 地,声闻地,独觉地,菩萨地,... 震中外,古今赞誉的人物。他的著作和译文,很多都被现 代学者加以研究,推崇甚高。他的孤影西征,舍命求法的精 神,更令人心折。他对唯识哲学的精微理解,和对印度佛教 ...

    冉云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61147443.html
  • 日本权田雷斧著 王弘愿译:密宗纲要(3)

    即行愿之心地。三摩地菩提心者,修五相、三密等秘密观行,即父母所生之身,开显心内曼荼罗而成佛之心也。何所修?修大日如来普门或一门之三摩地,即本及修生之菩提心,而此心即所求之菩提也。故就机言:虽曰求菩提之...聚集」。十法界有情、非情等一切法聚集之意也。或译「发生」,佛开显自心之曼荼罗竟,还以之开发一切众生本心地之曼荼罗,而使生起之意也。此外又「无比味」「无过上味」[道场庄严」等之翻名,盖曼茶罗一语,...

    日本权田雷斧著 王弘愿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02147928.html
  • 唯识论的价值

    8、心地,9、无心地,此九地为所观之境;10、闻所成地,11、思所成地,12、修所成地,13、声闻地,14、独觉地,15、菩萨地,此六地为行;16、有余依地,17、无余依地,此二地为果。  《...大乘的修行理论,并提出了自己特殊的一些修行理论和方法。  1、以修行为中心的境行果体系  唯识论出自瑜伽行派。《成唯识论述记》卷3( T43, p0272c)指出“瑜伽”一词五种含义:“一与境相应,...

    林国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23849694.html
  • 第三只眼看净土

    依《楞伽经》说,这应是与心地菩萨——功用行菩萨,同得三昧乐正受意生身所得的净土。三、菩萨不共土,或可称为佛与菩萨共土。这一类净土,与声闻不共;天台宗名此为实报庄严土,《密严经》名为密严净土。...流行,可谓源远流长。直至今日,“十方三世佛,阿弥陀第一”[1],仍在教内广泛地传诵着。由此可见净土法门在中国佛教之地位是何等重要。“诸经所赞,尽在弥陀”[2],这是确实的。然而,“是法平等,无高下”[...

    菩提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43049950.html
  • 佛光教科书:《菩萨行证》(3)

    凡夫到成佛所必须经历的十七个修行阶段,为瑜伽行派的瑜伽师所重。十七地是:五识身相应地、意地、伺地、无寻唯伺地、无寻无伺地、三摩呬多地、非三摩呬多地、心地、无心地、闻所成地、思所成地、修所成地、声...  第十八课 现代菩萨的风姿   “现代菩萨的风姿”,收录近百年佛教史上出家、在家二众奉行菩萨道的殊胜事迹。在家众优婆塞杨仁山、李炳南、赵朴初、严宽祜等;优婆夷孙张清扬、张姚宏影等;出家众太虚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00251962.html
  • 憨山老学之思考方式与世间特质

    建立共识的尝试中,极为特殊的一种典范。   但是身为一个禅者,无论行住坐卧,都必须返闻自性、以明心见性为依皈(注14);于是,因应于禅者此一内在要求, 憨山亦很心地从心识“无碍”的角度,绾结“佛法”...中王;儒云:心是人之主。一切诸法,皆不出于心也。王不动,万姓自安;心不乱,诸邪不起;正所谓心主,则能不动矣。释云:心地法门,非在舌辨;道云:心地下功,全抛世事;儒云:说不如行,行不如到。俱要终穷至实...

    陈松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31755071.html
  • 《新唯识论》研究·导言

    地:1、五识身相应地;2、意地;3、伺地;4、无寻唯伺地;5、无寻无伺地;6、三摩 多地;7、非三摩 多地;8、心地;9、无心地;10、闻所成地;11、思所成地;12、修所成地;13、声闻地;...聚居之西北印,以讲求因明、注重论典著称,和欧洲哲学许多相似之处。历史上的宗诸师在消化南方般若1思想的基础上对小乘一切部2的法相观待学说加以改造,成立了这门学问,其特点在于结合下意识心理结构的分析...

    陈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51660002.html